聖若瑟書院150周年 學生藝術電車巡展
2025年2月9日

在香港島上,一輛獨特的電車正載著歷史與創意穿梭於城市的街道。這輛電車不是普通的交通工具,而是聖若瑟書院(St. Joseph’s College, SJC)與叮叮科創(tramplus)合作的藝術作品,慶祝學校成立150周年。

這輛名為「聖若瑟電車」的作品,於本月初開始在港島行駛一個月,將學校的歷史與現代城市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。聖若瑟書院由喇沙會於1875年創立,而香港電車系統則自1904年啟用,這兩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機構聯手創造了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。

電車外觀由學生設計團隊精心創作,車身一側繪製了建於1920年的聖若瑟書院北座,這座法定古蹟以其天藍色的屋頂和拱形走廊聞名,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。另一側則生動地描繪了學校的各種校園活動,從體育到音樂,再到學術成就,每一筆畫都展現了學生的活力與多才多藝。

「這輛電車不僅是我們過去的故事載體,更是今天聖若瑟精神的具體化現。」校長郭廸民表示,電車內部也充滿學校的元素,採用書院標誌性的綠白配色,座椅上的花紋包含校徽、校慶標誌和各種校園活動的元素,甚至還有那張陪伴每位中一生的老式桌椅「坦克」。

參與設計的舊生侯朗,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建築,他分享道:「與師弟們一起完成這項設計,重新審視母校,非常有趣。」他強調了設計如何將傳統與現代融合,同時向電車這個城市標誌致敬。在校的學生設計師劉智仁和蘇朗也分享了設計過程中的挑戰與樂趣,包括如何捕捉校園生活的多樣性,及設計出既具代表性又富有創意的內部花紋。

視覺藝術科老師葉煥玲對學生的細心和創意讚不絕口:「他們考慮到了電車的每一部分,確保設計的完整性和互動性。」

這輛電車的製作過程也充滿了學校社群的參與感,師生和校友在西灣河車廠共同將設計變為實體。特別選擇了編號150的電車,象徵學校150年的悠久歷史,每一步驟都由專業技師指導,師生們親自上色,使其成為一項共同創作的藝術品。

聖若瑟電車將於2月初至3月初在香港島行駛一個月。在這個月裏,乘客們將不只是從A點到B點的旅程,而是一次文化和藝術的巡遊,每一站都是一次對聖若瑟書院歷史與現代成就的回顧與展望。

這次合作不僅為香港電車帶來了新的活力,也讓聖若瑟書院的文化魅力在城市中流動。電車的出現不僅是校慶的一大亮點,更為2月23日的開放日揭開序幕,屆時將有更多訪客來到學校,體驗若瑟夫的活力和傳承。